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、骨微结构破坏,导致骨脆性增加,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,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,严重危害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。
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,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患病率高、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。骨质疏松可导致骨骼、关节、肌肉疼痛,严重时还会导致骨折、弯腰驼背等。临床中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就是髋部骨折和胸腰椎压缩骨折。骨折导致老人卧床,从而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,以及深静脉血栓、肺炎、褥疮等并发症,逐渐导致机体失能、衰弱,增加死亡率,故老年人髋部骨折又被称为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。我国骨质疏松的防治面临患病率高、知晓率低、诊断率低、治疗率低的严峻挑战。
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
年龄因素:多发生于绝经后的女性及老年男性。
性别因素:男女均可发生,但以女性居多。
体质因素:低体重、缺钙的人群较易发生。
饮食因素:长期吸烟,大量饮酒、喝咖啡及碳酸饮料的人群较易发生。
生活因素:缺乏运动及体力劳动者易发生。
家族因素:家族中有髋部等部位骨折史时易发生。
疾病因素:患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时易发生。
药物因素:长期大量服用甲状腺素、抗癫痫药、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易导致骨质疏松症。
骨质疏松症的表现
骨质疏松症并没有独特的表现,早期可以无任何不适,或只是活动后有轻微的骨痛但是不被注意。当病情逐渐加重,可出现一系列的表现,包括周身骨痛、背痛、腰腿痛及关节痛,严重情况下出现驼背、身高变矮及骨折。
疼痛: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,多发生在胸、背、腰、膝等部位,偶有周身酸痛的情况。
脊柱变形:疼痛持续一段时间后,由于胸、腰移行部位脊柱负荷量较大,容易压缩变形,使脊椎前倾,背曲加剧,形成驼背。随着骨质疏松加重,驼背曲度加大。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,身高平均缩短3至6厘米。
脆性骨折:骨折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,多发生在腕部、胸腰椎、髋部等部位,常遗留慢性疼痛和残疾。胸、腰椎压缩性骨折,脊椎后突,胸廓畸形,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,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功能障碍。